◆作者说明:
一、以下内容,摘录于《写给国文教师》(上海科普出版社2013年2月版);
二、本次摘录内容,共分四部分,分别为《关于儿童》、《关于作文》、《关于小荷》和《关于理想及其他》等;
三、本文的内容和观点只代表小荷或个人;
四、期盼有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,齐心推进国文教学,共力提升母语教育。
第二部分:关于作文
※ 河马小语——《写给国文教师》(句摘)之二
1、池塘与散文
你能在长江里找到青蛙吗?你能在黄河里找到蛇吗?但池塘里什么都有,所以,用体裁比方来说,长江是长篇小说,黄河是电视连续剧,而池塘则是散文。
2、意义与具象
我们孩子的作文,只有意义没有象征,那些所谓的意义都是大人的意义,却没有象征。象征和意义是两回事,意义就是道理,白说;而象征是间接的,比如我这挂一盏灯,这有意义吗?虽然有却是具象的,具象的意义就是象征,而我们孩子的作文里面,常常只有意义却没有具象。
3、三个“怕”
现在的学生有三个怕:一怕周树人,二怕文言文,三怕写作文。
4、三个“劲”
课堂也有三个劲,叫做“教得费劲,学得差劲,都说没劲”!
5、三个“无”
学生的作文中,还有三个“无”:第一,“无我”;第二,“无趣”;第三,“无情”。
6、两个世界
如果我会写作,抒情表意,相伴一生,我就一生活得很滋润,活得很幸福,获得很舒畅。因为他有两个世界,一个是现实的,一个是心灵的。
7、可怕的作文
校园里的作文教育,现在到底怎样呢?现在的情况是:“想打天下没文章”,或者是“怕写文章没天下”、“说谎文章满天下”!太可怕了!母语的写作已经走到了尽头!
8、少数人
“写作是少数人的行为”这样的理念,束缚了孩子,压迫了孩子。
9、人权
我们应该告诉孩子,写作是一种人权,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,写作是一个人一生零成本的娱乐。一支笔,一张纸,在家里就能完成了。
10、我笔与我手
作文就是说话,所谓“用笔说话,用嘴写作”;我笔写我手,我手写我心。
11、写作次数
写作次数的增加与写作能力的提高,没有必然的关系。
12、正常
现在的作文课,经常一整篇一整篇地写,孩子不怕才怪,不烦才怪。逃跑很正常,不逃跑才异常。
13、之外
我们一定不能在作文里学作文,在作文里做作文。要跳出作文做作文,真正的作文在作文之外,真正的美丽在美丽之外,一定是这样的。
14、一切
语言的问题解决了,兴趣的问题解决了,一切就都解决了!
15、真实
唯有真实,才有生命。唯有真实,才有震撼。唯有真实,才能共鸣!
16、语感
作文是文字,是语言,是语感。语感,就是一个人对语言的体会、感觉,最后变成他自己的一种心声,一种表达。
17、一叶知秋
你从句子入手,把你作文的技巧,蕴含于句子之中,他就能轻易地了解和感知,留下印象。一片枫叶,其实已经蕴含了整棵枫树的所有元素。我本人的一根头发,可以查得出冯斌这个人的所有生命元素。所谓一叶知秋,窥一斑而知全豹,就是这个意思。
18、活着的理由
作文是什么?是想象,是意境,是故事。没有想象,我们就没有活着的理由。
19、最重要的
当火离人类越远的时候,文明程度则越高。当笔离我们的手越远的时候,我们作文教育的科技程度就越高。因为笔不是最重要的,火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食物,是我们的思维。所以作文是想象,是意境,还有故事。
20、应试作文
应试作文它的观点是:作文是一门学科,而且是二分之一的学科,不知道是“上半身”还是“下半身”。它的特点是:提供模式的范文,使儿童取得分数。分数越考越高,作文越写越油。油掉了!成为文混,文痞!
21、蛋汤与鸡汤
我们说文学就像钢筋,造楼的钢筋。你是看不见钢筋的吧,你只看见高耸入云的楼房,钢筋你是看不见的。所以我们给他的文化,给他的文学力量是看不见的,但它在内里产生了作用。作文书是蛋汤,文学书是鸡汤。一碗鸡汤顶得上一锅蛋汤。
22、细微
文学就是细微。一个人一旦注意到细微,他的发现力必强,他的文字力必强,他的感染力必强。作家就是靠细节打动人心的。
23、汉字
陈寅恪先生是国文大师,他说过,“一个汉字,即是一部中国文化史”。中国的文化浓缩在每一个字当中。每一个汉字,都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态度、生活追求、生活内容等等,所有的文化特质和内涵都可以在字词中寻找到。人即词汇。
24、平常物
用平常物、普通物打开我们的思维,启发我们的人生故事和经历。
25、正道
最亲切的东西,就是最熟悉的东西,也是最能写好的东西。做人要无私,作文要“自私”,这是写作的正道。
26、珍稀动物
我们经常问,水在哪里?最好的答案是:水在水里。风在哪里?最好的答案是:风在风中。人在哪里?最好的答案也是:人在人堆里。这样的感觉不是一般的感觉。这样的人是天才,是珍稀动物。
27、什么
作文是什么?不管它是什么,对于一个儿童来说,它应该是好玩、有趣和吸引人的,而不应该是沉重的、无趣的和遥远的。
28、本质之美
如果有一天,我们能把这一切都颠覆,还作文以本来的面目,让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孩子们的真情实感,感受到他们与生俱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幻想力和创造,享受到他们所发现并给予我们的生活的本质之美,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和无憾的事情!
29、欣赏家
儿童写作,不需要技法的传授。作为老师,我们的任务只需要做一位欣赏家就可以了。
30、小说家
“像命一样薄”,这样的答案,我认为有小说家的气质和思维。
31、变化
刚才我们说,将有形的,说成无形的。现在是将无声的,说成有形的,这是在变化。在创造。
32、感觉与表达
“薄”和“厚”是相对的。所谓薄中有厚,厚中有薄。所以,任何厚的东西也都可以说是薄的,长城也可以说是薄的,一条江也可以说是薄的,你在飞机上看,那江薄得像一根皮带——视角不同,空间不同,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和表达。
33、一律
世界上没有一律的东西,它的丰富性,多元性,带给我们文字的愉悦和阅读的快乐,生活才如此闪亮。
34、技巧主义
技巧主义者的观点是:作文是工具的。要学习工具的使用,就必须掌握方法,掌握一定的技能,这就是技巧作文的由来。我们认为它的特点是:用传授技巧的方法,使学生愚笨。——方法越教越多,孩子越教越笨。
35、忘我
作文教育最高的境界是“忘我”,即让孩子忘记了自己是在写作文。
36、方法的畏惧
技巧是要的,但绝对不适合于儿童作文:技巧越多,愚笨越多;方法越多,畏惧越多。
37、情境主义
“情境作文主义”却把好东西给弄坏了。它的特点是,作文是一种假设。通过设置虚空的情境,使儿童弱智。特点是:情境越教越大,文章越写越空。
38、常态
常态化的,非文学的,非典型的场面,只会把儿童的思维和视野弱化,使他们弱智和糟糕。
39、引爆
情境作文很多的“设计大师”们,大大低估了儿童的想象力,用一些很常态的事物作为训练的药引和捻子。孩子不会被欺骗,他们不会全身投入。作文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课和教育课,更不是一个深刻的政治课,它是一个引爆课。你要把它引爆!怎么引爆?必定要有重磅炸弹,至少一万磅。
40、快乐主义
“作文快乐主义”的观点是:作文是一种游戏。当然这是我们的认识,并不代表所有人的观点。它的特点是:开展老套的游戏活动,使儿童幼稚。
41、生与死
诺大一个市场,其实就两个商店在买作文:一个买“死”作文,往“死”里边教的那种作文;另一个呢,卖“活”作文,就是教“活”的作文,所谓“活”教文,教“活”文,教文“活”。
42、跟屁虫
应试作文实际上是“保姆作文”,是个“拎包作文”,是个“跟屁虫作文”。
43、三篇作文打天下
在初中和高中阶段,只需要有一个题材,背出三篇作文,不断地换,就可以对付几乎一半以上的作文题,这叫“三篇作文打天下,一个材料吃三年”——这样的作者,是我们要培养的对象吗?这样的人,以后会有饭吃吗?不会的。他最终会饿死。
44、万能
应试作文就是这样,教模式,教所谓的“万能”,现状很糟糕,现象很可怕,结果很不堪!
45、电媒教学
在校园内,体制内的学校,几乎没有汉语教学产品,有的连张卡都没有。我们苏州的某个学校,很大,有几千学生,好像就知道做“课件”,做“电媒教学”。为了一堂公开课,要准备一个礼拜到半个月。
46、形式
形式的单调,最后导致了课堂的沉闷。
47、生命
一个鸦雀无声的课堂,就是一个死一般寂静的课堂。这样子到最后是要完蛋的。教育不能没有声音,不能没有生命的呼吸和呐喊。生命,生命,有了“声”,才有命。
48、死
“课堂死”,必定“兴趣死”。
49、课堂
课堂就像景点一样,一定要生动,有生命在动,一定会让你一去再去。
50、有意思
有意思的文章,它会是永恒的。
51、生命痕迹
梁先生、丰先生等的那些有意思的文章,虽然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但它们是人性的,是描述生命痕迹的,是真我的,是唯一的,是创造的。这些东西,非常有意思。
52、娱乐
娱乐,就是有意思。
53、没劲
一篇没有想象力的作文,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作家,我们认为是不可思议的。这个人还活着,他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,他自己也会觉得“没劲”。
54、创思
写是不重要的,思是重要的。所以,创想,就是“创思”。
55、变
作文是变。作文就是不断地变革,不断地创新。只有这样,我们孩子的作文才能新颖奇特,才能够多样性。
56、让生命动
什么叫生动?让生命动。
57、瞄准了写
什么叫描写?就是瞄准了写。
58、审美
动物、云彩、风、还有一棵植物,它们是些不同的东西。在课堂上,在不同的艺术世界里,孩子得到了一种发散的思维训练,一种美感的熏陶。这种美的教育,是不知不觉的。所以,创造是美,娱乐是美,自由也是美,比爱情更美——“若为审美故,爱情也可抛”。
59、外现
语言流畅,是思维流畅的一种外现,一种外在表现。
60、原因
“下笔不自信,情节不曲折”,是“写不长”的最主要原因。
61、“有中心”与“加了工”
写作,它是说“有中心”的话,说“加了工”的话。
62、出题的唯一目的
现在的老师出题目,常常是非人性的——他出题的唯一目的,似乎就是要为难你,就是要让你写不出来!似乎唯有如此,才显示他出题者的非凡与功力!
63、开头
语言的能力,作文水平的深浅,从开头就可以看得出来。
64、干净
干净的文字,其实是最美的文字。
65、好的文字
什么叫生动?让生命动。在课堂里,生命在律动,创造在燃烧!最后才能够出真正的好文章,出美妙的文字,而不是合格的文字,好的文字——我们要的,是“妙”的文字。
66、积累
写作产量化,必将带来写作革命化。语言是积累起来的。
67、所有
我们的作文永远让孩子写有意义,他的故事永远没有悬念;他形式和细节永远都是日常的,没有异常的;所有的人物都是好样的,没有缺点的;所有的风景都是明亮的;所有的心情都是没有糟糕的。
68、落泪
这篇文章让我们感觉到温暖,让我们落泪。这才是童心、童真!这才是真正的儿童的作文,孩子的作文!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:写真实。这很重要。
69、没有
孩子的作文里面什么都不缺,唯独没有自我,没有真实,没有内心;而只有千文一面,千篇一律。
70、一样
在孩子的文章中,我们看到的春天,都是一样的春天,一样的美丽;看到的杭州,都是一样的杭州;看到的金鸡湖,都是一样的金鸡湖;看到的雷峰塔,都是一样的雷峰塔。还有更重要的,它的开头,它的结尾,它的立意等等,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!
71、真与假
中国教育太假了。校长也没有办法,上面要,老师也要。所以喝酒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来。有人说,喝酒怎么能看出真呢?因为你喝醉了,你就真了。
72、论文写作
现在校园里的老师,只会写论文,不会写作文——论文能叫文章吗?那不能叫文章。因为那里面只有总结,没有创造。文学作品,哪怕是一首糟糕的诗,一篇破绽百出的童话,那也都是他的创造品,是世上唯一的。
73、两个世界
很多作家,很多热爱文字、热爱写作的人,他们与文字为伴,与阅读为伴,他们活得很滋润,很充实,因为他们都有两个世界,有一个心灵的世界。
74、敏感
你搞文字工作,你对语言文字必须要有敏感的意识,
75、
中国的教育太缺乏游戏精神,太沉重,太有意义,最后弄得很没意思,很没意义。
76、作文
作文是“生”出来的。
77、关于树
描写一棵树和计算一棵树,是不一样的。计算一棵树不会泪流满面吧?但我们描写一棵树,想起在树下与祖父生活的场景,祖父已去,而树犹在,我们会泪流满面。文字是情感的产物,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文字变成“铅字”,变成读物,让更多的人来共享共读,然后让作者得到荣誉,得到快感,这是非常非常重要而必要的事情。
78、文化
文化能够使我们立身,能够使我们永恒,能够使我们活得妙。
79、永远
就教育论教育,拯救不了教育;就作文说作文,永远也不可能创新。
80、战争描写
《战争描写》这个题,我个人认为这是我所有出的题里面,最好的一个。中国的作文教学,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极端性,情境没有想象的张力,平淡、幼稚、低级。而“战争”,集中了生命中、生活中、人性中所有的命题,比如,生与死;比如,爱与恨;比如,求生与绝望;比如,危险与恐惧,等等,所有人生的命题都可以在战争中找到。当然,因为我们是作文比赛,所以后面要再加两个字:“描写”。
81、文章大国
我们说,“人生识字忧患始”。中国是一个文章大国,两千多年来,始终培训的一堂课就是语文课,考试就考一门,考作文。现在丰富了,时代发展了,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,是一个文章大国,这一点毫无怀疑。
82、妖魔化
我想,孩子是永远没有问题的,作文本身也是没有问题的,是我们的教育、我们的老师出了问题:我们把作文妖魔化了,把作文妖魔化了!
83、假
这个“假”,还有另外一个读音,叫假,虚假的假——这个字,各位,非常犀利!非常深刻!非常直白!他所指的是谁呢?我觉得,就是中国教育——中国的教育太假!中国的教材太假!中国的课堂太假!中国的作文太假!我们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失去了天真,似乎也由原来的天真,变成了现在的“天假”!
84、假话
“人生识字糊涂史,人生假话作文始”——这是最近流传的两句话,作文好像就是用来说假话的。看看我们的作文课,看看孩子的作文吧:为了生命的崇高主题,他可以把一个活着的父亲写死掉!为了母亲的形象赞美,他可以让平凡的妈妈变得貌若天仙;为了春游的快乐作文,他可以把别人的春天当做自己的春天;为了老师的高分成绩,他可以模式化,成人化,很听话,最后说假话;为了考试的唯一标准,他可以抛弃自我,远离创造!
85、生理的过程
什么叫作文?我们说,作文就是抒发,就是自我,就是创造。我一直有一个不雅的比喻,我觉得,作文好像就是一次优雅的喷嚏的过程,就像是一个人打了一个喷嚏。他不打不行,喷嚏是压不住的,写作也是这样,是他内心的流露,他要表达,要讲述,要倾述,然后他落字为文,落笔成文,这是一种自然的行为,甚至可以说,是一次生理的过程。
86、成品
作文,这个本该属于创造的产物,现在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,成了一个模式化的成品。中国的教育太假了!中国的教育“死”假,而我们的作文却在“真”死,它真的——死,了。
87、最优良的
我个人认为,所谓的好词好句,是远远不够的,那叫常用词、常用句,不一定是最优良的。我们给孩子的,一定要是最优良的东西,一定是“妙词妙句”。
88、古典
学习汉语写作,最好的范本是古典;最好的内涵也是古典,最后的能量资源也靠古典。
89、写得低
她的文章的最大特色是站得高,写得低。所谓站得高,是说她不是就香蕉而谈香蕉,她是由香蕉而生发,由一点而平面。她对事物的无限量分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,得出了分配香蕉的四项基本原则。写得低,是说她的作文语言平和,亲切,如在与人对话,淡而有味,散而不乱。
90、自由地说
目前作文教学中最紧迫的事情,不是让孩子美丽地说,也不是真实地说,而是自由地说。没有自由的写作精神,必然不会听到真实的话和美丽的话。
91、作家型
希望能有更多的语文教师成为作家型的语文教师。惟有如此,他的课堂里才会有生动,他的讲课里才会有生命,他的生涯中才会有精彩。
92、农夫与诗人
让我们热爱文学,亲近文字,让我们既仰望天穹,又脚踏实地,既追求诗人的浪漫,又勤恳如耕作的农夫,去追求我们更大的成功,更美的梦想!
93、野花
当场作文大赛所要选拔的是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文学之才,是具有真实感和独特性的优美之作,是具有人文意识和自由精神的未来之星。我们不愿意看到,一朵芬芳的野花在我们的手中轻轻滑落。
94、需要
作文不仅仅是一项学科的活动,它更是一种情感的需要、成长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。
95、忠告
为了这个意义,就是为了这个思想感情,我们就不断地给他们忠告:有许多东西是你不能随便去写的!不能自由,不能放开,不能想像,不能自我,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!你要管好你手中的那枝笔!
96、出息
如果一个人只会“趴着写”、“跪着写”,只能戴着面具写,成了精神的侏儒和想象的沙漠,我们还能说这样的作文是合格的吗?这样的作者是有出息的吗?
97、小与大
小和大的关系,就是世界的总和。小的就是美的。人们总是注意巨大的东西,总是喜欢往“大”里面去做、去看,却常常忽略细微,而文学就是细微的。
(未完待续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