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言百句辞旧歌——2014,河马叙事
>小记:此为2015年春节时,居家小诗,叙余2014年之杂事。共分四部分,即“春分、大暑、立秋和霜降”。因以七言为体、有百句之多,故名之以《七言百句辞旧歌》。
除“霜降”一篇外,全部公开发表,供诸君一笑。
特作此记。
作者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部分 春分
一
一湖寒水静如绸,为避喧音居渔舟。
昨山成画今有缺,日赏残卷景更幽。
小菜三五美酒在,唯憾杯盏少举头。
有湖有苇旧鸟宿,无客无友新年昼。
一桌三面皆有坐,留与一边邀湖鸥。
除夕春晚从未晚,新岁年求各有求。
(注:湖边楼房阳台,原可见青山如带,现部分被高楼遮挡。大家庭的年夜饭提前吃完,故除夕夜仅与原老师两人共餐。末两句用对称、嵌复字,颇得意。)
二
初一朝夕无所事,难得壶茶对山休。
翌日即刻启手笔,一“陈”一“叶”书双构。
积书近百“鹤琴”春,为“倪”遍藏四十秋。
一卷一路行不易,百书百影各缘由。
五日成书六万字,四夜又著“倪焕之”。
指飞键盘求语趣,舟横湖月近渔歌。
“鹤”立“琴”远百年“陈”,“焕”然“之”乎一“叶”舟。
数年愿偿心今安,两册稿成身无求!
有图有文应读悦,多年多缘谢情厚;
人因一书心不改,我遇圣翁长欢歌!
(注:此写《陈鹤琴书影》、《倪焕之的120种藏本故事》的起头,以及成稿过程和心情。)
第二部分 大暑
一
小荷路演已四载,教材今列出版秀。
遍览国内五百选,唯投苏大A卷首。
振华老友不常往,金兄恩施为小荷。
句句字字皆过眼,篇篇章章须良优。
插画恐生版权争,“小任”美院一挥就!
(注:此写《小荷教本》的出版简历。总编为苏大出版社的振华兄,本书的32册插图得苏美院任镱老师之助。)
二
“练本”无需大作改,“教本”多劳春颜皱。
为荷新版“作文狗”,领头更上母语楼!
遥忆开明两无愧,最羡上海路福州。
八十年前几人在,八十年后谁与求?
“教本”终成修正果,此事来忆泪静流!
(注:此写小荷人的追求与梦想。其中苦甘,唯有自知。)
三
五月榴红未曾见,夏末甪直修一楼。
广民二十离徽州,小荷三四其装修。
同氏共姓二马冯,作匠为工一双手。
曾经年末访鸿飞,古道一山五钟头!
(注:此写与甪直装修一事。“广民”者,装修之主负责人也。2014年11月,小荷人曾至其古村老宅一游。)
四
作文馆开已十春,重修两月冬与秋。
今又决定大装修,四年北院南院后。
其时春暮叶已稠,造院一念起为何?
一说双亲年已老,平地清福故建楼;
一说自身忙无闲,筑巢养老数日头;
一说此房空多年,构件石料似弃丢;
一说来友常引观,年年尘满结心愁。
终定夏初即开工,登程起步无回头!
(注:此写甪直一楼的装修背景及缘由。)
五
苏州派工二十余,集物归件共援手。
房空院满杂如山,成百近千乱成河。
开工已开无图纸,小院不小任自由。
因地而设笑任性,储材为用有异构。
(注:此写开工前,满院杂乱之像。)
六
菜叶带花四季用,青浦以石一围就。
只因叶老建农场,“生生”词中双叠秀。
“福”字一砖景德路,犹记收购年十九。
“三十六号”主人离,携“福”回家共一楼!
有福今日安其所,高姓匠人亲动手。
凿墙嵌“福”平且满,福“高”共享伴左右。
北筑青浦南福台,绿为菜蔬茶供友。
只因其间一根藤,入画如诗难自由。
此藤双干抱拥生,移此半年绿不瘦。
小女二十始植下,不觉花开已年九。
(注:此写小院中“青浦菜园”、“福台茶座”的建造及紫藤故事。)
七
东墙素为水泥面,今以陶缸缀相连。
上下两排烟火色,天地凹凸水乡秀。
建台造浦正七月,烈日高照石烫手。
遐想来年四月暖,紫藤花下一曲歌!
旧宅曾有条石留,一为五米一为六。
忽有灵感此时生,院设长椅客坐游。
又请匠刻依图纸,“宁朴无华”石上留。
(注:此写东墙之装饰、院中石条长椅的建造故事。)
八
长方短石积数载,又于年前近千购。
石铺小道鱼背隆,“蜡烛”古巷移院中。
此石车运姑苏来,方正滑溜老已旧。
人民路上人民行,曾名护龙忆护龙。
余来苏州初年少,雄心青涩尚害羞。
一步一天通南北,一风一雨春还秋。
最是此街来常往,泪笑日月立街头。
平门夜来心难平,南门年至共孝亲。
(注:此写院中仿甪直“蜡烛弄”,造路一条。又写其方石之来处,回忆当年人民路平门桥铁路中学之青年时代经历。)
九
后桂前桔古为之,风水民宅贵运求。
小院一株桔常绿,年年挂果甜枝头。
如何绿树成一景?为此白发又添头。
红墙成方有菱孔,白灰嵌缝如闺秀!
一桔带绿出墙来,“无书不读”义满楼!
红墙一折何所用?鱼缸深池曲水游。
(注:此写院中桔树及红墙的设计细节与创意。)
十
面南一墙最得意,灰砖旧门北京味。
门联一色中国红,左右六字成双对。
《骆驼祥子》北京老,《红烛》一支泪离愁。
“孔雀”厂牌怪而异,常疑多问何来由?
人生因物生惜心,一世有爱增年寿!
孔雀长城又春花,吴人卅年难忘旧。
此厂一命多坎坷,商舟沉浮入海流。
厂破房迁筑豪居,付洋两百扛肩头!
(注:此写院中主墙的修建和特色、孔雀电子厂及其厂牌的故事。)
十一
旧户新开门联红,老窗美饰民国风!
会堂曾为楼中厅,今作双用移梯楼。
窗下悬钟越年百,室中有台忆附中!
客至会堂步且止,梦入民宅远而悠。
登楼一厅东西床,入住两边左右铺。
沙发选色费斟酌,地板作工曾相殴。
二层六间双厕所,门十书千更何求?
(注:此写院中二楼之陈设与内装修。)
十二
餐桌老门新座稳,饭厅有匾慈竹长。
抱柱八字黑作底,读书秉义走春秋。
曾经单门半墙窗,移来观景此最优!
小院有雕生古意,门墙多词文韵幽。
会堂“承先”抒情怀,二楼“芳草”绿满楼。
院门“晴翠”春不老,“福”连“东”字水长流!
(注:此写院中饭厅的装饰与文化布置。)
十三
开工五月始迎夏,落成桔黄甜枝头。
头尾相接工两百,车来人去历暑秋。
造园建院与诗同,筑墙立门如画构。
中西须得携手作,古今当求连步走。
粉墙黛瓦窗门红,字绿题金福添寿。
青藤有“青”原不老,小院之“小”荷韵厚。
一馆在前独一家,为文此生笔不休!
又添客栈愿客满,常来圣地平无忧。
今日小院工期毕,但求藤青安此生。
有志皆言终成业,无诗何敢做文友。
为追一梦寻大师,曾忆并肩行“眠牛”。
羊年“三晚”忆往旧,青藤长青为我歌!
(注:此总写小院装修的感慨与心愿。)
第三部分 立秋
一
周周月月师训忙,年中“两会”备周详。
校长共进南北会,五月十月两聚首。
湖山初夏又金秋,南会在前北会后。
吴越风云千年古,石湖荷韵一枝秀!
(注:此写师训的工作和“校长共进大会”之简况。)
二
校长代表年年选,“一大”至今已四“会”。
曾拟台湾海峡行,却为组团难聚首。
《黄金时代》忽上映,灵感催发冰雪游!
“四大”幸选哈尔滨,松花江上汇暖流!
三日会期丰而实,“求特为强”尽老友。
又有冰城“农家乐”,才知火炕威力够!
黑土白原云烟远,今道昨径风雪厚。
(注:此写小荷哈尔滨“四大”之简况。 )
三
南方少年北方汉,惠灵有水仁因酒。
此年多少已往事?最忆北雪此一游!
(注:此感慨北方之游,作为结束。)
第四部分 霜降
(此章略。全文终)
|